在线办公

期刊检索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期刊列表

标题: 作者:   关键词:    
  • 刘知幾史志思想综论
  • [摘要]唐刘知幾《史通》既是首次对以往中国史学理论的全面总结,也是首次对以往方志理论的全面总结。《史通》研究了史志编纂方法,主要体现在史志观念(含史志关系、史志作用)、编纂(含人才、采访、撰写制度、体例、模拟、叙事)、文本(含内容、分类、体裁、用语)三方面。
  • 作者:韩章训
  • 作者单位:
  • 关键词:刘知幾 史志思想 综论
  • 全文[ PDF 0.0 KB ] 2015.2(1)  共有 0 人次浏览
  • 章学诚谱牒入志思想浅析
  • [摘要]谱牒入志思想是章学诚方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。章学诚主张在志书中设立《氏族表》以“表氏族”,专门记述一地氏族的谱系情况,以求收到维护亲族和睦,确立修谱凡例,便于资政策问的功效。在具体的编修实践中,章学诚从人物辑录标准、编撰结构与氏族排序以及文字书风等方面,对方志《氏族表》的编写提出建设性的观点。章氏以谱牒入志思想创新旧志体例,其观点在方志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  • 作者:孔祥龙
  • 作者单位:
  • 关键词:章学诚 谱牒入志 氏族表 士族表 族望表
  • 全文[ PDF 0.0 KB ] 2015.2(1)  共有 0 人次浏览
  • 试述《大明一统志》的刊本及其历史贡献
  • [摘要]《大明一统志》是明代官修的重要典籍,流传广泛、使用者众多。通过考察《大明一统志》各种刊本,选取其初刻内府刊本与万历万寿堂本进行比对,可以考证初刻内府本的特点,并从版式、体例、断限、内容、取材等方面论述万寿堂本的变化及其存在的一些遗憾,进一步探讨《大明一统志》的价值与历史贡献。
  • 作者:巴兆祥
  • 作者单位:复旦大学历史系
  • 关键词:《大明一统志》 万寿堂 内府本
  • 全文[ PDF 0.0 KB ] 2015.2(1)  共有 0 人次浏览
  • 光绪《逍遥山万寿宫通志》成书及史料价值论略
  • [摘要]光绪《逍遥山万寿宫通志》初编于明洪武十年(1377年),前后历经七次纂修,终成鸿篇巨制。该志体例详备、资料征引广博丰赡,保存有大量万寿宫营缮、许逊信仰、净明道派等方面的宗教文献资料,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。
  • 作者:王文章
  • 作者单位: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
  • 关键词:光绪《逍遥山万寿宫通志》 万寿宫 许逊信仰 净明道派
  • 全文[ PDF 0.0 KB ] 2015.2(1)  共有 0 人次浏览
  • 从光绪《平乐县志》看清政府对城镇的统治与管理
  • [摘要]城镇是一个不同于乡村的社区。这里人口密度大、工商业人口多、人员流动性强,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。清政府在城镇设置官方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,对其进行直接统治。与此同时,统治者又借助民间力量进行管理,并通过兴办教育、举办讲约以及主持公祭等活动,对城镇民众进行社会教化。平乐县城的个案虽有其特殊性,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政府在城镇的统治和管理方式。
  • 作者:宾长初
  • 作者单位:广西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
  • 关键词:《平乐县志》 清政府 城镇管理?
  • 全文[ PDF 0.0 KB ] 2015.2(1)  共有 0 人次浏览
  • 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《神木县志》成书年代小考
  • [摘要]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清代陕西《神木县志》,未著其纂修成书时间。以往认为该志成书于雍正、乾隆年间的观点并不正确。从其所记内容判断,这部《神木县志》的成书年代当在康熙末年,尤以康熙五十四至五十九年(1715~1720年)之间最有可能。
  • 作者:李大海
  • 作者单位: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
  • 关键词:神木县 《神木县志》 成书年代
  • 全文[ PDF 0.0 KB ] 2015.2(1)  共有 0 人次浏览
  • 方志所见清代广州炮台
  • [摘要]自清初到清末,广州曾数次大规模建设城防、江防、海防炮台,炮台遍及广州城边和通往海口的珠江旁。广州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炮台最多的城市。史志文献资料对炮台记载多有不一致之处,现代学人对广州炮台较少深入研究,对此也未见有所厘清。文章通过清初以来的方志和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述,澄清广州各个时期有关城防炮台、江防炮台、海防炮台的名称、位置和相关线索等情况。
  • 作者:黄利平
  • 作者单位: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虎门炮台管理所
  • 关键词:炮台 方志 广州城
  • 全文[ PDF 0.0 KB ] 2015.2(1)  共有 0 人次浏览
  • 从中国古代采风制度的兴衰谈史志民间采风机制的建设
  • [摘要]中国古代统治者设立采风制度,在文艺、政治、历史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。文章简要总结了采风制度的兴衰及其影响,就当代社会建立史志民间采风机制进行探讨:其必要性取决于史志事业的地方性及其承担的任务,使得对民间史志资源的抢救和挖掘要求日益迫切;其有利条件除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30多年取得的成就和奠定的基础外,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提供了政策条件,民间修志热及民间史志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条件;其建设办法是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,依托省、市、县三级史志工作机构,建立省、市、县、乡镇、采风人五级工作机...
  • 作者:李中华
  • 作者单位:
  • 关键词:采风制度 史志 机制 建设
  • 全文[ PDF 0.0 KB ] 2015.2(1)  共有 0 人次浏览
 1